参考消息网2月9日报道 据新加坡《海峡时报》网站2月3日报道,尽管与亲人团聚是春节和其他文化庆祝活动的常态,但或明或暗的家庭矛盾往往在悄然酝酿。
接受《海峡时报》采访的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学家表示,这种不和谐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感受到,从常见的令人气恼的情况——例如,向单身或已婚但没有孩子的夫妇提一些不考虑他们感受的问题——到习惯性在公共假期出国度假,后者可能掩盖了逃避家庭成员审视的事实。
矛盾难以掩盖
家庭矛盾可能显而易见,例如对遗产分配不满;也可能是隐蔽的,例如子女认为父母偏袒其他孩子。
“不可能”心理服务机构的资深临床心理学家穆罕默德·海卡尔·贾米勒说:“过去的冲突和争吵可能没有得到解决,而是被掩盖起来。这种庆祝家庭团聚与怀疑家庭是否团结之间的脱节可能会持续多年,尤其是在处理未得到满足的情感需求时。”
举例来说,当子女对父母的偏袒或遗产分配感到不满时,矛盾就会非常明显。但现在许多家庭的关系并不那么紧密,而且往往分居两地,大型聚会也越来越少,因此,即使家庭成员有这样的意愿,也没有那么多场合和时间来解决矛盾。
此外,“重新连接”心理与家庭治疗中心的家庭治疗师兼系统心理治疗师伊冯娜·莱说,人们往往有一种不想找麻烦的心态,尤其是在节日期间。
她说:“我们平时与大家庭的接触不如节日期间那么多。你可能不想表达愤怒或失望等情绪,因为你不想制造麻烦。人们可能会表达或暗示期望、评判或批评,这是你无法避免的,但通常你可以离开房间。”
“无偏见倾听”组织的梁先生补充说:“当一个人在家庭中遭受创伤和虐待时,如果否认这一现实——如果没有人愿意谈论那些显而易见的棘手问题——就近乎于情感虐待,会使痛苦持续下去,造成进一步的孤立和孤独,导致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。”
梁先生建议说,在人数众多、家庭气氛紧张的节日里,“简单地承认”其他人可能正在经历的困难,例如“你的癌症治疗进展如何”,总好过沉默不语。
改进沟通方式
莱说,为了提高互动质量,缓解节日紧张气氛,家庭成员应该从了解自己的沟通方式入手。
她举例说,老一辈人往往希望与年轻人交流,但却不知道怎样交流。他们会问一些非常私人的问题,例如“你怎么变胖了”或“你为什么还没有孩子”。
莱建议从好奇的角度提问,而不是将期望寄托在对方身上。她补充说:“你可以说‘我很挂念你,我们已经很久没见面了’,以此来澄清你的意图不是批评。”
她说,反过来,年轻人也可以重新审视自己的观点,尝试将这种对话视为源于沟通的愿望,而不是评判。年轻人也可以适当地提问,例如,询问叔叔最近退休后的生活如何。
莱补充说,即使观察到熟悉的、有时是无益的行为模式,也可以有意识地选择不斥责或对抗其他家庭成员。
不妨专注自身
海卡尔说,缓和家庭紧张关系的另一种方式是坚持自我认知和自我价值。
他说:“我们生活在一个集体主义的社会里,别人对我们的看法很重要,但我对自己的看法更重要。你不妨做好准备,专注于让自己快乐的事情,举例说,不要因为与表弟的工作进行比较而焦虑。这样你就会有更多的自主权。”
他补充说,在不得不去的家庭聚会中,如何选择应对困难情况取决于个人。
海卡尔说:“即使你觉得聚光灯都在你身上,通常你也不是个例。也许只有一位阿姨在评论你的体重,不要因为一个人而剥夺了来自其他家庭纽带的情感支持。”
他说,归根结底,庆祝春节的主要目的是与平时相处时间不多的人重新建立联系。(编译/刘白云)
发表评论